首页

血柠檬女王叫女上司

时间:2025-05-25 08:12:46 作者:确诊即晚期!演员朱媛媛因卵巢癌离世,这种疾病早期为何难发现 浏览量:59133

  作者:钱童心

  近日,年仅51岁的著名演员朱媛媛因病医治无效的消息引发关注。据北京官方媒体披露,医学界确认朱媛媛所患的是卵巢癌三期。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是妇科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几大癌种。其中,卵巢癌是妇科肿瘤“死亡率第一杀手”,虽然发病率是几大妇科肿瘤中最低的,但死亡率最高,因此有“妇癌之王”的称号。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6.1万名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约3.2万人死于该疾病。

  另据一项《2024女性群体卵巢癌认知及筛查意识调查报告》,超过80%的女性对卵巢癌的患病风险缺乏足够认识,仅少数人群了解卵巢癌的预防和早期信号。

  在本月早些时候“国际卵巢癌日”的科普活动中,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席专家狄文指出,卵巢癌起病隐匿,不易察觉,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关键在于早诊早治。

  但他坦言:“这个疾病至今没有找到很好的早发现手段,早期并无疼痛或症状,可以说是可怕的‘沉默杀手’。”

  与所有的恶性肿瘤一样,卵巢癌早期和晚期的五年生存率有天壤之别。Ⅰ期(肿瘤局限卵巢)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0%;而已经出现腹腔转移、腹水的Ⅲ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为30%-40%;远处转移(如肝、肺)的Ⅳ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不到10%。

  专家表示,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肿瘤体积小,症状常表现为腹胀、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极易被误诊为消化不良、肠胃不适,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数据显示,约2/3的卵巢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82%晚期患者治疗后会出现肿瘤复发。

  有研究发现,BRCA基因突变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目前对部分患者预防的方式是进行输卵管切除,或采取靶向药物预防性治疗。

  “有卵巢癌、乳腺癌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尽早基因检测,明确患病风险;携带卵巢癌高危基因的女性,生育后可考虑预防性切除输卵管/卵巢以降低风险。”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邱丽华表示。

  对于卵巢癌复发的患者,最新研究显示,复发卵巢癌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化疗而言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去年,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团队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复发卵巢癌手术可带来13%的长期无病生存。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游园林、逛博物馆、打卡市集 各地特色文旅活动多姿多彩点亮花样假期

在股票价格方面,10月份,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1.0%,欧洲斯托克50价格指数环比下跌3.1%,日经225指数上涨3.1%。

世界田联诚信委员会:就美国选手奈顿兴奋剂案提起上诉

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具有鲜明的“产业”特征,强调要瞄准产业发展方向优化制度供给、紧盯企业实际需求优化服务供给、围绕降低综合成本优化要素供给。

以色列称在加沙地带解救一名被扣押人员

李某婷(女,31岁)、李某(男,31岁)、吹某某增(男,29岁)、姬某雪(女,26岁)、李某(男,26岁)等5人擅自进入亚丁景区未开发区域(即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开放生态旅游区),并无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仍然偷摸进入未开放区域开展徒步旅游活动。上述8名游客违反了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亚丁景区的管理规定,给保护区和景区的保护、管理造成一定危害。即日起,禁止王某强等8人终身再次进入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亚丁景区开展一切形式的旅游和活动。

贾玲瘦了 减肥药概念股火了

该报副总编辑熊迺祺另外刊文表示,金门地检署尽速厘清事实并公开结果、接受检视,或许能让纷争落幕。他认为,“海巡署”在案发第一时间未讲清事件经过,事后又称高速追逐、相关人员未能拿取搜证器材,相关说法真实性饱受质疑。

多轮强降雨过后 湖南陆续开启消杀与农业补种工作

据介绍,2018年8月,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通青岛至澳门往返航线,该航线是山东省内首条直飞澳门的航线。目前,澳门至青岛直飞航线每周有四个往返航班在运行。下一步,该公司将积极与多方协调,增加青岛往来澳门航线班次。

相关资讯
韩国最大在野党向国会提交“内乱特检法” 尹锡悦被禁止出境

4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今天上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美国旧金山动物园签署了《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意向书》,发言人能否介绍有关情况。对此,林剑表示,我们注意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布了有关消息,很高兴看到双方合作单位就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达成意向。据了解,双方合作单位将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力争2025年一对大熊猫落户旧金山动物园。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是友谊的使者和桥梁。美国是最早和中国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美双方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下,成功繁育成活17只大熊猫幼仔,为大熊猫保护繁育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双方在大熊猫野外保护、饲养繁育、疾病防控、疾病救治等方面共同开展研究,联合攻克了系列技术难题,推动了双方在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的科技交流和能力建设,对提升大熊猫保护总体水平、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增进民间友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悉,本次合作研究将继续充分发挥双方集体智慧、资源叠加和知识分享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积极的贡献。(制作 岳子岩)

热门资讯